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1)
2016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
1.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数据分析、软件设计、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环节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项目开发与管理等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校外专业实践。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采用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使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硕士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导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总学分数不少于34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要求修满6学分;
2.学科基础类课程(数学类课程等),要求修满6学分;
3.专业基础类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
4.选修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
5.实践教学,要求修满8学分。
五、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2)对课程成绩、完成学分情况进行审核。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开题,并由各指导组统一组织学生做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须认真填写《研究生开题报告审核表》。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知识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两方面内容,并进行详细答辩。开题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研究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采用口头报告(10-15分钟)和书面报告结合形式。开题第一次未通过,允许1-2月内再进行一次,仍未通过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5月份进行。
3.考核程序:以专业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学习态度、课程成绩及所修学分情况、论文进展情况、科研和教学能力、学术道德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定。学习成绩优良,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未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不得申请硕士学位。分管研究生的院长全面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考核小组将考核意见及有关材料一并报送至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由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完成中期考核者,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应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主要包括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新系统、新设备、新产品、新方法的研发,计算机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也可以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预研专题等。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计算机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3499cc拉斯维加斯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学位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学位论文应做到具有创新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版,具体见“3499cc拉斯维加斯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编写格式的要求”。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成员应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包括1位企业专家和1位学位论文评阅人。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授予遵照“3499cc拉斯维加斯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指导教师和院学位委员会要在答辩前对相关材料认真审核,主要材料包括:(1)成绩单;(2)发表论文原件或刊用证明;(3)参加学术讲座活动情况;(4)参加专业实践环节情况;(5)至少提交一篇工程报告、技术方案或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本专业权威期刊发表或录用。其中工程报告、技术方案、学术论文内容均须符合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以3499cc拉斯维加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学位申请者为独著、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第一作者。
对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其延长学习时间。
九、其他说明
1.硕士研究生如果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且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但取得的科研成果未达到学院要求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做出同意毕业、暂缓授予学位的决定,待科研成果达到要求后,再决定授予学位。
2.硕士研究生如果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因论文水平或其他原因不建议授予学位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做出是否同意先毕业的决定,硕士研究生可在半年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表决,通过者方授予学位。若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后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3.未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不能毕业也不能授予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在半年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若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重新答辩后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 | 备注 | ||||||
Ⅰ | Ⅱ | Ⅲ | Ⅳ | V | VI | |||||||
学位课 | 公共课 | 09_002011 | 英语 | 72 | 4 | 4 |
|
|
|
|
| 6学分 |
09_002012 | 政治理论 | 36 | 2 | 2 |
|
|
|
|
| |||
基础课学科 | 14_085711 | 现代软件工程 | 54 | 3 | 3 |
|
|
|
|
| 6学分 | |
14_085701 | 高等工程数学 | 54 | 3 | 3 |
|
|
|
|
| |||
基础课专业 | 14_080101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54 | 3 | 3 |
|
|
|
|
|
6学分 | |
14_080109 | 高级数据库系统 | 54 | 3 |
| 3 |
|
|
|
| |||
选修课 | 专业技术知识培养 | 14_080105 | 数据挖掘 | 54 | 3 |
| 3 |
|
|
|
| 至少修 8学分 |
14_080111 | 机器学习 | 36 | 2 |
| 2 |
|
|
|
| |||
14_080112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36 | 2 |
| 2 |
|
|
|
| |||
14_080113 | 高级人工智能 | 54 | 3 | 3 |
|
|
|
|
| |||
14_080116 | 计算机视觉 | 36 | 2 |
| 2 |
|
|
|
| |||
14_085708 | 计算机组成技术 | 36 | 2 | 2 |
|
|
|
|
| |||
14_085705 | 最优化方法 | 36 | 2 | 2 |
|
|
|
|
| |||
应用开发能力培养 | 14_085706 | 网络高级程序设计 | 36 | 2 | 2 |
|
|
|
|
| ||
14_080103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54 | 3 |
| 3 |
|
|
|
| |||
14_085707 | 高级嵌入式应用开发 | 36 | 2 |
| 2 |
|
|
|
| |||
14_085704 |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 36 | 2 |
| 2 |
|
|
|
| |||
14_080114 | 虚拟现实及应用 | 54 | 3 |
| 3 |
|
|
|
| |||
能力培养 工程技术 | 14_085709 | 软件项目管理 | 36 | 2 |
| 2 |
|
|
|
| ||
14_085702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36 | 2 |
| 2 |
|
|
|
| |||
14_085710 | 教育信息化技术 | 36 | 2 |
| 2 |
|
|
|
| |||
实践环节 | 11_089001 | 校外专业实践 | 26周 | 6 |
|
| 3 | 3 |
|
| 8学分 | |
14_085712 | 课程实践 | 18 | 1 |
|
|
|
|
|
| |||
14_085713 | IT新技术与企业动态讲座 | 20 | 1 |
|
|
|
|
|
| |||
补修课 |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课程并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 |
注:课程实践1学分要求学生提交两门所选课程的课程实践报告。
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14_085711 课程名称:现代软件工程
总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和软件测试等,从工程学角度认识软件在大型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能够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为一个系统或现有系统的扩展部分开发清晰的、简明的和正式的需求规格说明,使用UML语言进行正确建模,应用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进行设计和开发,实现系统的简单图形用户界面,最终集成为一个完整系统进行测试,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软件开发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从软件生命周期角度讲解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涉及开发管理、需求建模、设计实现和测试维护等四大部分的相关基础知识,强调软件工程的根本性和永久性原则,关注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问题以及迭代式的开发方法,重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软件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化开发习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现代软件工程》,张晓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现代软件工程》,张泊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软件工程化》,王安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实用软件工程》,张海藩,吕云翔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预修课程: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
课程编号:14_085701 课程名称:高等工程数学
总学 时:54 学 分:3
教学要求:使学生深入了解矩阵理论、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原理和方法,启发研究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拓宽工程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矩阵论与应用数理统计,其中矩阵理论包括: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方阵的相似化简,矩阵分析及其应用,矩阵分解及其应用,矩阵的广义逆与直积;应用数理统计内容有: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统计推断,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高等工程数学》,姚仰新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高等工程数学》,吴孟达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
课程编号:14_080101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总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算法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算法复杂性进行正确分析能力及具体到工程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动态规划、优先策略与分治策略、动态规划、概率算法、规划算法、并行算法、搜索法、排序算法、线性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一系列的算法设计原理和应用以及算法复杂性理论的介绍。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本课程目前选用教材:
《计算机算法引导——设计与分析(第2版)》,卢开澄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参考教材:
1.《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lgorithms》,E. Horowitz,S. Sah, Computer Science Press, 1978;
2.《算法设计与分析》,王晓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算法设计和分析》,朱洪等编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14_080109 课程名称:高级数据库系统
总学 时:54 学 分:3
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掌握多媒体数据库中的概念、数据库设计方法,多媒体数据库的结构与特点,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多媒体索引与检索的使用;理解关系数据库特点,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点,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查询的方法,多媒体类型、多媒体压缩、索引、检索等概念;了解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向,多媒体数据库的融合,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高维特征的索引和检索技术等。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分为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第一部分讲述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国际标准,设计原理,实现技术,应用以及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第二部分讲述了多媒体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方法、重要的算法介绍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多媒体数据库与内容检索》,马修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李逸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
课程编号:14_080105 课程名称:数据挖掘
总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1)学生应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系数据库理论有较扎实的理解,应较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实施方法。2)学生应具备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的基本知识。3)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工作,包括对多维数据模型的构造、维表的定义等。4)教学中应结合仿真或工程实例对每种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对算法复杂性进行研究。5)教学中应分析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它由四部分构成:1)基础知识介绍。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背景信息、相关概念以及数据挖掘所使用的主要技术;2)核心算法。系统深入地描述了用于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的常用算法;3)数据挖掘的高级课题。主要叙述了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时序数据和序列数据挖掘;4)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数据挖掘工具产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功能、供应商、产品所用技术、运行平台及产品状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JiaweiHan, Micheline Kamber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武森,高学东译,(德)巴斯蒂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数据仓库》,InmonW.H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数据挖掘– 概念与技术》,JiaweiHan & Micheline Kamber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数据挖掘(第二版)》,朱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6.《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王珊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预修课程: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编号:14_085706 课程名称:网络高级程序设计
总学 时:36 学 分:2
开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按照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脚本语言和动态网页的发展及现状、特点和开发环境;掌握WEB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熟悉主要的Web开发工具,具有较强的实战技能。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在校期间和毕业后能够直接上手从事相关研究,程序难度应达到专业级水平,超过网上大多数网站的水平。
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HTML→JavaScript→Java→JSP→XML→J2EE系列中选择适应总课时量、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Java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Applet、Servlet、JavaBean、JSP开发环境的搭建、JSP网页与表单、Servlet、J2EE架构、Struts、JSF、EJB等,另外还包括XML基本用法、命名空间、基本应用、CSS样式表、XSL样式表、XML链接、XML和DOM、XML与数据交换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JSP网络程序设计与案例开发教程》杨谊 ,喻德旷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2.《JSP高级程序设计——图灵程序设计丛书》,乔普拉等著,朱涛江 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3.《Servlet/JSP深入详解》,孙鑫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4.《XML高级编程》,依维恩 等著,王春楠 刘永金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预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14_080103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总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解决软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使学生知道如何设计健壮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2)掌握对象描述语言UML;3)如何使用UML描述分析和设计模型;4)学会如何把设计转换成代码。
教学内容:1)介绍UML对象建模技术的概念、方法等;2)从软件开发过程详细说明对象建模技术的应用,如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等;3)实例讲解。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UML2.0)版》,俞志像翻译,(美)MikeO’Docherty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UML和模式应用》,姚书珍,李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统一软件开发过程》,I.Jacobson,G.Booch, J.Rumbaug著,周伯生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预修课程:C++或JAVA;UML;数据库
课程编号:14_080116 课程名称:计算机视觉
总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旨在全面介绍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视觉基本理论、实验装置和图像处理程序,理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具备在计算机上利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相关操作的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视觉基本理论、图像与视觉系统、图像分析基础和变换、图像分割和识别、计算机视觉的高层感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3版)》,MilanSonka(美)等编著,艾海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及应用(第2版)》,帕科尔编著,景丽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图像工程(第3版)》,章毓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预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课程编号:14_085704 课程名称:云计算技术及应用
总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适应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当前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几种重要的云计算模型和云架构,认识云架构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基础作用,熟悉云计算和云存储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基本思想和工程应用思路。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掌握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原理和若干典型的云计算架构,搭建开源云计算平台;通过基础理论的讲授和文献的阅读,了解云计算理论研究前沿,掌握云计算仿真器的使用,以及Hadoop、CloudSim、Eucalyptus等开源云计算技术的动手实践环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云计算(第二版)》,刘鹏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分布式系统及云计算概论》,陆嘉恒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虚拟化与云计算》,王金波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预修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课程编号:14_085707 课程名称:高级嵌入式应用开发
总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为主,重点在于基于嵌入式Linux/Android平台的软件开发和应用,培养学生在嵌入式领域进行软件开发、软/硬件测试、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在嵌入式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实用性技能。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1)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2)嵌入式Linux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和移植;3)Android系统开发环境及应用编程;4)面向不同行业的专用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从实践中学嵌入式Linux应用程序开发》,温尚书,陈刚,冯利美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嵌入式Linux应用编程》,许信顺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Cortex-A8处理器的开发设计》,刘洪涛,邹南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预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语言
课程编号:14_085702 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总学时:36 学 分:2
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熟悉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课程实验,使学生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构建物联网应用系统。
教学内容:该课程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为主线,系统介绍物联网系统的架构、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系统、无线传感网(WSN)技术及系统、定位技术及系统、嵌入式技术及系统、无线网络通信技术、M2M技术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吴功宜,吴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武奇生,刘盼芝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张智文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ARM处理器开发详解:基于ARMCortex-A8处理器的开发设计》,刘洪涛,邹南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预修课程: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