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 2019-01-10      访问次数: 243

中心自成立以来,第二个五年规划(2009-2013)已基本完成。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认知青少年,成就青少年”为目的,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原则,在注重前期研究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大力推进中心的发展。为了使中心在2014-2018年间能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特制定第三个五年规划:

  

1.学术队伍:努力培育新的研究方向带头人及其梯队,努力争取成功申报1名省级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平台团队的学历结构,继续培养5名在读博士攻读博士学位,3名博士后在站研究;至少新增4名青年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优化平台科研团队的职称结构。争取新增3名省聘教授,3名省聘副教授。强化方向带头人的科研带动作用,通过方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督促作用,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争取每一个方向带头人发表4篇二级顶尖期刊论文。

  

  2.科研成果:积极支持、鼓励中心科研人员,配合学院三级论证要求,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高级别项目,力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鼓励中心科研人员向二级顶尖以上期刊的高水平论文突破,争取实现五个研究方向平均3篇二级顶尖以上期刊的高水平论文,一级顶尖期刊论文有所突破。支持、鼓励基地科研人员联系权威出版社出版青少年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申报省级以上科研奖励;紧密联系共青团、青少年相关的非政府组织等青少年领导、管理和服务机构,加强中心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强化中心的社会服务职能。召开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工作会议,整体规划标志性成果的策划和培育;紧紧围绕中心的凝练的各个研究方向展开标志性成果的培育,以标志性成果为重要抓手,汇聚分工合作、集体科研攻坚的办法,力争每个研究方向在标志性成果方面都有所提高,以此来凝练中心成员的研究方向。

  

3.学术交流:每年邀请3-4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到中心讲学,或把其聘为中心专家;委派中心科研人员每人每年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1-2次;每年派出1-2名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学府学习、交流,汲取国内外学者的优秀学术思想;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共青团中央、各类高校举办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

4.选定青少年主流意识,意识形态、青年农民工问题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与国内外相关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联合攻关,并建立长期性的友好合作关系。

5.创新措施:要妥善处理好与校内相关平台在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关系,保持中心在成员队伍、成果归属方面的独立性。紧紧围绕建设目标,加大中心领军人才、高水平学术骨干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谋划和培育。要加大协同创新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河南省委、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浙江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