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发布者:肖亮亮发布时间:2021-04-12动态浏览次数:3207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1]的问题。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为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消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2]中的单个人的直观。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学习导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一、写作背景

《提纲》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需要的产物。19世纪中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迫切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德国当时还处于政治上的封建割据与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状态,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德国资产阶级比英国、法国资产阶级落后,他们虽然要求废除封建特权,实现德国统一,但是害怕无产阶级胜过害怕封建势力。德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革命又害怕革命的两面性,通过德国哲学意识形态反映出来,隐藏在黑格尔晦涩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思辨哲学之中。在黑格尔哲学中,对普鲁士王国妥协的保守性掩盖了它的革命性。费尔巴哈曾是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1841年他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从而在黑格尔哲学的坚固体系上炸开了一个缺口。恩格斯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然而,费尔巴哈虽然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但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因而无法真正制服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批判,第一次深刻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提纲》是马克思革命实践活动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法律,后来又把兴趣转向了哲学。他最初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1843年,马克思转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剖析和批判。之后的一些生活实践使他的思想开始转变。1845年,通过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虽然批判了唯心主义,但在人类解放的问题上,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是通过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方法去实现,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必须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提纲》以实践为基础,不仅批判了唯心主义,而且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揭示了无产阶级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并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提纲》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遗稿时发现了《提纲》,并将《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发表。《提纲》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核心是科学的实践观。科学的实践观是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提纲》的基本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全面的论述和展开。《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著作。

二、内容介绍

《提纲》共十一条,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批判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阐明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二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论述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三是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和使命等角度阐述了新、旧哲学的区别。《提纲》揭露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阶级局限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

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观点。《提纲》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如费尔巴哈,忽视实践的作用,只是把对象、现实、感性看做是直观认识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实践的客体。所以,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们的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与旧唯物主义不同,唯心主义重视人的主体的能动性,但他们讲的主体能动性是指抽象的思想、观念的作用,甚至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由人的观念创造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坚持从人的主体的能动性、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对象世界,认为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不仅是自然的,更重要的是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的产物。

2)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活动。这里的革命、批判,是指实践活动对客观对象的能动改造作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变革世界的活动,同时,实践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是它所具有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性质。费尔巴哈虽然在其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到人的活动,但是他仅仅把理论活动看做是人的活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人的实践活动只是像犹太人做生意时那种唯利是图的卑污行为。所以,在社会历史观上,费尔巴哈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提纲》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唯心主义看来,真理不具有客观性。费尔巴哈虽然也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之类的话,但这在他的思想中不占主导地位。他把多数人的意见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多数人的意见也是主观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归根到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舍此别无其他途径。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是纯粹主观的思想观念、理论,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因为外在于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本身无法检验认识的真假。真理是人们的主观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而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就是实践,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谓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以把思想、理论直接现实化。正如毛泽东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因此,离开实践去探讨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像经院哲学为了证明神的存在而经常讨论一些无聊话题一样毫无意义。

2. 以实践为基础,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观点

1)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基础。为了批判中世纪神的创世说,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提出了“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认为人的智力和品德之所以会出现后天的差异,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马克思认为这种观点不全面,是一种外因论。法国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而不懂得人又是改变环境的主体,它把改变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少数杰出人物身上,这就将人分成了上等人和下等人两部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改变首先是人自身能动的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中既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自身。因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分析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观点的正确性。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或者神就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因为神的本质本来就不是神的,是人把自己的一切美好品质和智慧加到了神的身上,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特性创造了**()。但是,神一旦集中了人的本质,它就成为一种统治和支配人的外在的力量或受人们崇拜的偶像。所以,宗教的本质是由宗教的世俗(现实)基础决定的。因而他认为消灭传统宗教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改变人的这种心理状态。但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对世俗基础的理解是错误的。宗教产生的根源只能从社会现实的矛盾中来解释,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的不发达,由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才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恐惧和对神的依赖。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革命改造,才能逐步消灭人与人的对立、人与神的对立。费尔巴哈把爱心看成宗教的本质,他认为真正的宗教就是爱的宗教。这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宗教感情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宗教感情。而且宗教感情总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把神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即神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费尔巴哈的基本立场是抽象人性论。他把人的本质、本性理解为“类”,理解为人的一般“共同性”,否认人的社会性。这些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科学地阐释了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涵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来看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物质关系,以及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关系等。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变化的,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个人的永恒的人的普遍本质。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提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这里的社会生活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文化、教育、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精神生活。其中,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精神生活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根源于实践。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从阶级基础、哲学功能、历史使命等角度论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阐明了阶级性与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社会化的人类”。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首先是它们的阶级基础不同。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里的“‘市民’社会”,指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指未来的新社会或新社会的人类。

2)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以往的哲学更多的是解释世界,而新唯物主义的功能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即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而且在于改造世界,即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世界,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设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它既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提纲》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而且同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和不久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学习《提纲》,不仅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在人类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用于指导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实践特征。正是这种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超越了以往一切旧哲学。以往的旧哲学,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不懂实践的重要性,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问题,更不能指导人们通过实践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观察世界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指出了改变社会历史和人的生存条件的手段只能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仅具有了实践性,还具有了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学习《提纲》,我们就要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用实践标准来检验自己思想认识的正确与否,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提纲》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立足于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发展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学习《提纲》,就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实践的重大意义,自觉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着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只有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注释:

[1]经院哲学也称烦琐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学院中形成的一种哲学。经院哲学家通过烦琐的抽象推理方法来解释基督教教义和信条,实际上把哲学当做“神学的婢女”。——编者注

[2]“市民社会”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有两重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资关系总和;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因此,应按上下文作不同的理解。——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