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勉励我们“立志扎根西藏”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六)
2011年7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专程来到西藏大学看望各族师生员工。习近平主席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要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
采访对象:周娜,女,1976年6月生,四川内江人,时任西藏大学人事处师资科科长,现任西藏大学团委书记。米玛次仁,男,1989年7月生,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文学院2008级本科生,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现任中国民用航空西藏自治区管理局驻昌都市八宿县吉中乡卡穷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采访组:石新明 李军 秦涛 唐敬
采访日期:2018年8月16日 2019年6月8日
采访地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周娜老师、米玛次仁同志,你们好!请介绍一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当年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到西藏大学看望师生的情景。
周娜:我清楚地记得,2011年7月18日上午,西藏大学纳金校区喜雨初歇,彩旗招展,绿草如茵,格外美丽,整个校园对习近平主席的到来都充满期待。上午11点左右,习近平主席来到藏大图书馆北广场,面带微笑与校领导一一握手,向师生们挥手致意,亲切问候。
沿着38级台阶拾级而上,习近平主席一行缓步走入图书馆二层大厅,在这里听取了时任校党委书记房灵敏就学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汇报。随后,习近平主席来到藏学典藏室,听取了西热桑布研究员介绍西藏大学藏文典藏情况。习近平主席仔细询问了有关唐代宗教典籍和世俗文献《菩日文献》的抢救整理情况,并叮嘱大家要做好藏文典籍研究和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
在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展示台前,习近平主席认真听取了欧珠教授的讲解。当得知目前所有藏文信息的国际国内标准都是由这个中心牵头完成的,习近平主席十分满意。在摆放着“藏汉英智能语言教具系统”的展示台前,习近平主席拿起点读笔在图画书上点按,教具系统立即发出了标准的藏文或中英文读音,他称赞这样的应用研究成果很好。在了解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研究成果时,习近平主席勉励科研人员要加倍努力,使我国宇宙线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习近平主席步入学校公共计算机房时,现场立即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习近平主席与围拢上来的师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的工作安排等情况。教室里的气氛活泼热烈,后面赶来的一些同学把过道挤得水泄不通。习近平主席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米玛次仁:那天我们坐在机房讨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房灵敏老师在教室门口说:“同学们,习近平主席来看望大家了!”大家不约而同兴奋地站了起来,热烈鼓掌。
习近平主席和前排同学一一握手之后,向后排的同学们频频挥手致意,让我们感觉就像是父母或是非常亲切的长辈来到了自己的面前。
习近平主席拿起话筒,用浑厚的嗓音向大家问好:“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回答:“习近平主席好!”现场立即沸腾起来,同学们都渴望离习近平主席近点儿,以便能更加清楚地聆听主席的教诲。
当时我主动汇报了自己在西藏大学的成长历程。在藏大师生的关心关爱下,我曾到祖国内地高校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参加学习交流,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才干。最后,我还代表藏大青年向习近平主席表了决心。
习近平主席仔细询问我家中有几口人,父母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党中央的各项惠民富农政策得到落实没有,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等问题。习近平主席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关心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我深受感动。
采访组:请谈谈习近平主席当时在图书馆给同学们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
周娜:习近平主席对大家说:“办好西藏大学非常有意义,现在办得已经很好了,中央会高度重视,你们也要再接再厉。”他指出,西藏大学几十年来秉承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西藏实际,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人才和各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希望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主席说:“作为‘80后’‘90后’,同学们青春年华、朝气蓬勃,正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希望大家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陶冶道德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习近平主席勉励同学们“要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习近平主席还饱含深情地为藏大学子送上祝福:“祝你们一切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扎西德勒!”
采访组:习近平主席的勉励对您的个人成长和职业选择有哪些启发?
米玛次仁:我当时是校学生会主席,2012年7月毕业,本来是有留校的机会,但是受到习近平主席的鼓励教导,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扎根基层,并且先后四次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参与驻村工作。
第一次驻村是在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格色村,驻村3个月。当时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纵有满腔热血,却不知道如何挥洒。驻村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其他干部的帮助,我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记得刚去村里那会儿,当大伙儿得知西藏大学分配过来一个学生到村里当驻村工作队员时,就拿着青稞酒和哈达在村口欢迎我,我当时心里非常感动。这是第一次驻村,给我印象很深,老百姓真的是我心中除了父母以外最朴实、最可爱的人。
第二次驻村是在吉汝乡念沙村,条件相对艰苦很多,驻村6个月。当时我去的那个地方,到了雨季,雨水经常会把路冲垮,驻村工作队经常一周或者五六天吃不上菜,我们只能跟着老百姓吃糌粑。与我们一起驻村的有个从部队上下来的南方人,他没吃过糌粑,但还是克服了饮食等方面的困难。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有一次,队员们外出去开会了,就我一个人守在村里。8月的天空突然飘起了大雪。一觉醒来,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平时我们把干牛粪(西藏农牧区常见的燃料)堆在外面,可谁也想不到8月份会突然下大雪,雪一融化牛粪就湿了,当时我连牛粪都烧不起来。于是,我就只好烧固态酒精。烧了差不多一箱固态酒精,才烧出了一壶热水,我就拿它冲了点儿清茶充饥。老百姓得知情况后,连夜给我送来了吃的,送来了干牛粪,真是雪中送炭。
第三次驻村是到昌都八宿县同卡镇古日村,驻村6个月。我第一次进村的时候,是骑摩托车从怒江边上一路环山而上,路又陡又窄,刚好能够容得下一辆摩托车。当时我紧张得双腿发麻,抓摩托车的双手直冒汗,根本不敢往悬崖边上看,只能壮着胆子,听天由命。进村后,我就不敢再轻易出去了。但因为当时村里没有商店,用水也不方便,所以还得出去采购日常用品、洗澡啥的,出去送个文件、报个简报,这些都是常事,当时真的觉得交通安全是对我最大的挑战。
第四次驻村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申请到昌都八宿县吉中乡卡穷村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卡穷村因存在“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村‘两委’班子履职观念淡薄、村内各项事务开展进度缓慢”等问题,在2018年5月被昌都市扶贫办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这让我倍感压力,经常失眠。
为扭转这一工作现状,我们和村“两委”班子、老党员、村民经常拉家常、话发展、谈问题、找办法,从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入手,指导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大胆开展工作。目前,我们村“两委”班子已经能够独立为村民开具各类办事证明,能够独立开展“三会一课”等党组织工作,能够独立召开强农惠民政策宣讲会议等,这对于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水平仅为小学的卡穷村党支部来讲实属不易。2019年我们村党支部争取退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这也将成为我们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们的一件大喜事。
采访组:这四次驻村吃的“苦”,在您对人生理想的求索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米玛次仁:这四次驻村,特别是后面三次,工作地点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习近平主席的殷殷嘱托,“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便浑身充满了力量。
刚从学校出来时,难免有点儿心高气傲。但是,当我到了村里面,看到很多老百姓目不识丁,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得面对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时,我就放下了大学生的面子,收起了曾经的稚嫩,当起了地道的农民,从而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过年的时候,许多老百姓自发地拿着切玛、青稞酒,到我们村委会,人多得都坐不下。村委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歌声此起彼伏,使我由衷地感到老百姓是最纯朴、最可爱的人。
因为你有了那段经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便会内心沉淀,做事情也会更加成熟,考虑事情就会更加周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正如习近平主席教导的,只要你的心跟老百姓贴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动力的。在后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青年习近平的为民情怀,让我深受感动,有的事情感同身受。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到总书记在知青岁月所经受的磨难,就觉得我们现在的困难都算不上什么了。
采访组:结合几次驻村的经历,您觉得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基层老百姓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米玛次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觉得咱们西藏老百姓在生活条件、医疗保障等民生方面改善显著。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西藏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驻村的四个地方,都已经通了柏油公路,老百姓家家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络,实现了Wi-Fi全覆盖。以前老百姓种植的土豆卖不出去,现在每个村都有大学生村官,通过互联网把这些土特产销售出去,为老百姓增收致富。还有安居工程,一栋栋很漂亮的扶贫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坐落在山间湖边,老百姓安居乐业。目前,我驻村的格色村和念沙村都已经脱贫,古日村预计今年可以实现脱贫。
以前西藏自治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如今自治区医疗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实现全覆盖,老百姓到内地医院看病治疗,包括到北京的医院,都可以在窗口直接结算,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思想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老百姓开始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抓住国家好政策,自力更生;二是老百姓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主动美化村居周边环境;三是老百姓主动送孩子去上学,接受科学文明的教育。我自己就是生在新西藏,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直接受惠者,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享受免费教育。
我觉得这些重要的转变,都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作为西藏干部群众的一员,我为自己能够亲身参与精准脱贫攻坚的伟业而无比自豪,更知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更要感恩党、爱核心、听党话、跟党走。
采访组:听说习近平主席离开学校时,许多师生都流下了不舍的泪水,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米玛次仁:习近平主席离开教室时,向大家挥手致意,我们簇拥着习近平主席走到教室门口,依依不舍……看着习近平主席离去的背影,许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大家久久地站在原地挥手,目送习近平主席离开。
周娜:那天,我和现任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分院副院长秦君玲老师挤在自发赶来送别的师生队伍前面。习近平主席快上车的时候,看到热情欢送的我们,居然改变了上车路线,向我们走来。那一刻,我兴奋得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我们连连呼喊:“主席好!”习近平主席慈祥地笑着走过来和我俩握手,还向我们亲切地问候“扎西德勒”,并向后面欢送的师生挥手致意。习近平主席上车后,还一直微笑着与大家挥手告别,然后才缓缓地离开送别的人群。
一次难忘的经历,可能会改变人生的态度,甚至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了习近平主席莅临和看望的经历,藏大师生一定会铭记那个难忘的瞬间,更能够感受到西藏离北京虽远,但我们的心始终与党中央紧紧贴在一起、紧紧连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与西藏人民有着特别的感情。早在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他就曾率福建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来到林芝地区,来到米林县,路上翻越了5000多米的米拉雪山,把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牧民炕头、田里乡间。路上午餐时,他与大家一起坐在白杨树旁的石头上,就着矿泉水吃面包;晚上休息时,他把配给自己的氧气袋送给随行记者。路途中,他走进边关哨所,看望慰问戍边官兵,鼓励他们弘扬“老西藏精神”,安心服役,早日成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亲自出席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科学分析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无论是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亲笔题写“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贺匾,还是致信祝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无论是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两姐妹的回信,还是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无论是倡导学习“老西藏精神”,还是强调弘扬“两路精神”,总书记的心始终和西藏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新时代藏大青年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珍惜学习时光,练就过硬本领,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高原,争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民族团结的捍卫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总书记寄语我们 “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七)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察,看望科研工作者和师生并座谈。习总书记指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习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习总书记寄语同学们:“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
---------------
采访对象:陈睿,女,1983年2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书记。冯端,女,1986年10月生,湖北汉川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分析化学专业2008级博士生,现为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楠,男,1986年1月生,山东德州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2009级博士生,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
采访组:石新明 范煜 唐敬 邹文通
采访日期:2018年12月26日
采访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团委会议室
采访组:陈睿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中国科学院大学调研考察的情况。
陈睿: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并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师生座谈。这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高校。
上午约9点,习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西郊科教园区,也就是我们今天这个院子。他首先考察了北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总书记走进实验室,考察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北京谱仪控制室里,总书记一边听着工作人员对对撞机的详细介绍,一边仔细察看对撞机的加速器模型、储存环等,还不时同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并同当年参与对撞机建设的叶铭汉、方守贤、陈森玉3位院士亲切握手,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感谢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在后来的座谈会讲话中,总书记还提到高能物理所是周恩来总理批示建立的,提到邓小平同志在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典礼上为基石培上第一锹土,并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随后,习总书记乘车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多功能厅,了解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现在,各主要国家都在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包括国防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火车头”作用,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
约10点20分,习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会议室,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科学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临别时,一群刚好下课的研究生看到总书记来到校园,非常惊讶,也非常兴奋,纷纷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争相向总书记问好。习总书记像一个大家长似的微笑着望着大家,同他们一一握手,询问他们学习生活的情况。这时候,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句:“总书记给我们讲几句吧!”然后,总书记发表了“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的即兴演讲。
习总书记视察国科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科院实施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关怀和重视。习总书记说:“希望你们继续发挥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凝聚海内外一流人才,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将中国科学院办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大学校。”总书记的指示,为拉斯维加斯官网创新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采访组:冯端同志,您好!作为唯一一位在座谈会上发言的学生代表,您当时的心情紧张吗?
冯端: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向总书记汇报了科学院的相关情况,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院士汇报了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汇报了量子通信领域的科研情况。
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座谈会开始的时候,我心跳得特别快,很紧张,生怕自己说不好。但渐渐发现,总书记跟大家聊天像拉家常似的,气氛很轻松。
当白院长在汇报时提到“中科院培养了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时,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当听到李院士团队已研制出新型肥料时,总书记马上问道:“这种肥料现在已经上市了吗?”当听到已经实现在盐碱地种植高产耐盐小麦时,总书记追问道:“小麦口感如何?”李院士回答:“口感还不错,我们院里的食堂吃的就是。”总书记开玩笑说:“那不用放盐啦。”
白院长介绍我的时候说:“接下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冯端发言,我们的李振声院士今年82岁,冯端同学28岁。”现场顿时笑声一片,总书记笑着说“后继有人啊”,看得出总书记对我们年轻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座谈会期间,总书记一共问了我5个问题。
总书记首先问我:“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回答道:“我是学化学的。”
刘延东副总理插话说:“和总书记同一个专业。”
总书记指着坐在身旁的刘延东副总理笑着说“这是我学姐”,因为刘延东副总理也是学化学的,全场再次爆发出笑声。
总书记还询问了我的家乡及我毕业后的打算等。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也放松了下来,一点儿也不紧张了,就像在跟一个亲戚长辈聊我的学习情况似的。
采访组: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近距离接触,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冯端:首先,我觉得总书记并不像高高在上的领导人,他是那么亲切谦逊,那么平易近人。总书记的总结讲话以“下面我谈一些对科技工作的看法与大家交流”开始,以“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阖家幸福,谢谢大家”结束。总书记讲完后还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与会人员鞠躬,这个瞬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很感动。
其次,我感觉总书记特别关心和尊重科学家。他在提到陈景润先生时,深情地回忆道,在他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陈先生每次回福州老家时,他们都会一起见面,他非常敬佩陈先生无私奉献、永攀高峰的精神;当听到白院长汇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物构所”)的研究成果时,总书记马上提到他当年与物构所名誉所长卢嘉锡院士的忘年交;他还提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大科学家,总书记说:“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两弹元勋矢志报国的事迹,陈景润等永攀科技高峰的精神,竺可桢等淡泊名利的风范,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总书记对科学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十分熟悉,并且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总书记说:“一个国家的大小和贫富还不是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科学技术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代我们落后了。”总书记以“雾里看花”形容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他说,即使是“康乾盛世”,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是“雾里云里看世界”,看得不是那么清楚。总觉得自己是老大,实际上是夜郎自大,把先进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结果很快被世界潮流甩在后面。习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富且落后一样要挨打!总书记对当前全球各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关注,讲话中提到了大数据、先进制造、量子调控等,还重点提到了大国关系。现在回想起来,总书记当时的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会后,总书记同大家一一握手。总书记的手掌厚实有力,让我感觉很坚定。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有哪些内容与大学生息息相关?
冯端:总书记讲话中与大学生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科技工作者要爱国。总书记说:“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
听到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金句”,我渐渐明白,个人的事业永远离不开强大祖国的支持,能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是一件幸福的事。科技工作者只有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是关于人才方面的。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结构。”“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我感受到党中央对我们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我们真是生逢其时啊!
三是关于创新方面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重大核心技术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给我们的,我们幻想从他们那边取得,无异于与虎谋皮,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既要了解世界先进的最新动态,也一定要本土化,符合国情,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问学问,要学就先要问,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都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总书记希望我们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要有创新自信,并且为我们指明了创新奋斗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即将离开国科大时,向前来送行的研究生们发表了即兴演讲,请回忆一下总书记演讲的主要内容。
赵楠:我有幸近距离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教诲。总书记对同学们说,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伟大的目标,可谓生逢其时,责任重大。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坚持理想,脚踏实地,既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又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总书记说:“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要有一颗爱国之心。每一个中国人,最终应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包括为养育自己的父母,尽量多做些事情。我国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这样的高贵品质。你们毕业以后,无论走到哪个地方,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要牢记这一点。”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自己人生的圆心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他说,上了岁数,回过头真诚地告诉你们,现在你们要好好学习,心无旁骛……在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回想总书记的个人成长经历,当时他的条件远远不如我们,特别是“文革”期间,他当了七年知青,在农村参加劳动,带领乡亲们把生产搞得那么好,而且非常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我觉得,总书记给我们讲的都是掏心窝子的人生感悟。
总书记最后寄语道:“我们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你们年轻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有着这么伟大的目标,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看你们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总书记嘱咐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八)
2014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参加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并在英杰交流中心与师生座谈,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习总书记称赞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嘱咐同学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勉励青年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
采访对象:王逸鸣,男,1981年7月生,甘肃民乐人,时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现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辛星,男,1991年7月生,四川广安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生。郑方圆,女,1993年2月生,山东潍坊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秦冲,男,1987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北京大学药学院2010级博士生,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梁,男,四川眉山人,1990年12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2012级本科生,现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侯逸凡,女,1994年2月生,江苏兴化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郭立伟,男,1988年1月生,河北正定人,北京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现为公安部研究室干部。孙雪静,女,1992年1月生,山东烟台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生。邵嶷,男,1994年9月生,江苏常州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3级本科生,现为社会学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
采访组:石新明 王丽莉 秦涛 范煜
采访日期:2018年12月8日 2019年5月4日
采访地点: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王逸鸣老师,您好!2014年5月4日,时值五四运动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请您回忆一下习总书记此次的北大之行。
王逸鸣:习总书记于5月4日早上8点40分左右乘车从北京大学的西门进入校园,这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五次来到北大,也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到北大考察。
此行第一站便是李兆基人文学苑。总书记在人文学苑3号院,观看了在这里举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展览,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与中国价值等。
参观结束后,87岁的汤一介教授从旁边的研究室走出来欢迎总书记。习总书记快步迎上去并和汤教授亲切握手。在汤教授的研究室里,总书记与他促膝交谈,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习总书记亲切询问了汤教授有什么困难和需要,赞扬他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感谢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所作出的贡献。
随后,习总书记在人文学苑与院系教师进行座谈,向马克垚教授、袁行霈教授等详细了解了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情况,对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肯定。
习总书记表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文史哲研究要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立不断前进的方向和信心。这是当代学术研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座谈会结束后,大约上午9点40分,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谢晓亮院士为总书记介绍了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情况,并告诉总书记“我已下定决心回国全职工作”,将带领团队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习总书记连声说“很好,很好”,“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支持你回国创业”。
习总书记说,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要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大家一个个人生梦、事业梦的实现,促进整个中国梦的实现。
在前往英杰交流中心的路上,习总书记在静园草坪遇到了正在那里举行青春诗会的师生们。看到总书记来了,师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总书记走到他们中间静静伫立,倾听身着五四时期服装的师生们在悠扬的小提琴曲的伴奏下,朗诵毛泽东主席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和北大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聆听青年》。
待师生们诵读结束,总书记与大家握手交谈,称赞毛主席的诗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气概上特别雄伟壮阔;称赞师生们的朗诵透着自信,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希望师生们紧跟时代,既创作出优美的文字诗篇,又创作出壮丽的人生诗篇。总书记很平和,与他交流就像聆听家中长辈的谆谆教诲,心田如有清泉流淌,久久难忘。
之后在英杰交流中心,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这里,总书记和大家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采访组:听说同学们在静园草坪举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时遇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能否一起回忆一下现场的情景?
辛星:4月下旬,听说学校团委要组织名为“青春中国梦 赤忱五四情”的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都可以报名,我就报名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来,但是听说青春诗会可能会有特别节目,大家都很期待。
当天早上8点多,老师和同学们就在静园草坪附近的元培学院楼门口集合,学生很多,大家以学院为单位依次进入静园草坪。8点40分左右,我们进入静园草坪,等待诗会的开始。9点,诗会准时开始。
那天朗诵的诗词很多,这些诗词里有很多北大元素和五四元素。其中《聆听青年》是在北大很有影响力的一首诗歌,是2011级中文系学生写的,我是第一次在诗会上听到这首诗。在朗诵《聆听青年》时,不知道是谁先看到了总书记,喊道:“总书记来了!总书记来了!”所有人都十分激动。
习总书记从草坪的西南角走了过来,微笑着向我们招手。
这时,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带头喊道:“总书记好!”总书记很高兴,一直在和我们说“同学们好”,然后就走向诗会观众。
看到总书记之后,台上正在朗诵诗歌的同学就停了下来,与其他同学一起鼓掌。
习总书记走到舞台前和同学们握手,然后就站在台下。台上的同学们继续朗诵,习总书记就和我们一起聆听诗歌。
在朗诵完《沁园春·长沙》后,习总书记和走下台的同学们在舞台的侧面交谈了一会儿。
郑方圆:我当时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负责当天诗会的现场组织工作。静园草坪是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是我们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周围的静园六院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举办五四诗会,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4日上午的活动现场很热闹,大概有几百名学生参加。
当天我看到总书记走过来,一一和同学们握手,真的很激动。哇,感觉总书记的手好温暖!当时在场的记者拍了一张习总书记和我们交谈的照片。照片上,总书记右手边有两名女孩,我就是站在总书记右侧第二位的那个女孩。
后来这幅照片还被创作成油画——《未名湖畔》,参加了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除了感到幸运,我更感到了责任和激励。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不仅要创作出优美的文字诗篇,还要创作出壮丽的人生诗篇。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在英杰交流中心和大家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座谈交流,请问大家对总书记讲话中的哪些细节印象最为深刻?
秦冲:我当天做了一个6分钟的发言。发言之前一直担心自己会紧张,但是看到习总书记进来之后,一直乐呵呵地看着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我当时是一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五四奖章”。
汇报结束后,习总书记先是问我“是哪里人”,我说“青岛的”。接着总书记又问我“五四奖章”有多少奖金,我说“这是北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没有钱”。总书记笑了。
总书记在座谈时讲了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儿事”的想法让他选择留在了国内,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事。习总书记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让我很有感触。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根据国家的需要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如果总想着个人得失,眼界就太局限了。
当时我就打算博士毕业后先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再回国从事新药品的研发。后来,我赴美国著名大学学习深造。如今,我已回到中国海洋大学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
刘梁:习总书记关于“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比喻非常形象,正像他所说的那样,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还举例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对我的启发很大,为我后来的职业选择指明了方向。
辛星: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为我们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八字真经”——“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勤学”即“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总书记告诫我们,“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他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勉励我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修德”即“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总书记告诉我们,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明辨”即“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总书记说:“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笃实”即“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总书记告诉我们,“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侯逸凡:我16岁的时候就拿了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是中国第四位女子世界冠军。当时我作为学生代表也向习总书记进行了汇报,主要是结合自己是棋手和学生两个身份谈了成长的感悟。
汇报结束后,习总书记问我:“体力和智力竞技项目中男女运动员水平有何差异?”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专业,也很有深意,我也是有感而发,讲了很多自己的心里话。
总书记一直在微笑着点头。我回答完后,总书记说,棋如人生,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郭立伟:习总书记在座谈交流时多次脱稿讲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也有出访时与国外领导人之间交流的细节,内容非常生动,掌声和笑声也最为热烈。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习总书记讲起自己15岁时从北京到陕北插队,和同去插队的知青换书看的经历。总书记说,现在同学们的学习和读书环境已经好了很多,自己在大家这个年龄时正在上山下乡,那时候周围的小气候就是“到处找书看”,《浮士德》就是在那个时候找别人借来看的。虽然看不太懂,但一看就爱不释手。不过,借书的人也着急看,每到赶集的时候就传话催促他还书。
“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讨书”的故事让在场的师生十分震撼,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也变得更加轻松。
孙雪静:在整场交流中,最打动我的是习总书记称赞我们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他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这也成为我这个当时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人生之路的标准:知道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明白时代的使命,选择社会与时代最需要我的地方施展才能。一旦选择,百折不挠。
习总书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令我印象特别深刻,足见他精深的文化造诣。在谈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谈到一流大学的目标时,他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是常为新的”;谈到人生道路的选择时,他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告诫大家在选择初始的时候就要想明白。他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勤学”之重要;引北大老校长蔡元培之言“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谈“修德”之重要;引刘禹锡的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讲“明辨”之重要;引用《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笃实”之重要。
邵嶷:习总书记在谈到国家的时候还是略显严肃的,他多次提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说,中国如果是一头狮子,那中国不是睡狮,而是醒狮,这头狮子不是好斗的、强权的、侵略别人的,而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中国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定谨遵总书记的教诲,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采访组:王逸鸣老师,您在工作中是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精神的?
王逸鸣:总书记懂青年、爱青年,在与青年人交流的过程中,始终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给青年人以鼓励和指导。他多次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的故事,使青年人很受鼓舞和启发。
习总书记对于青年人的关爱和重视,更加坚定了我投身青年工作的决心与信念,为我增添了源源不竭的工作动力。到青年当中去,倾听青年的声音,了解青年的困惑,关心青年的成长,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身体力行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总书记教给我的工作方法。
北大共青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紧紧围绕共青团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这三个根本性问题,认真履行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这三项职责使命,充分运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文化熏陶、榜样引领四大育人手段,不断加强《北大共青团基层工作指导手册》《北京大学团支部实务工作手册》等团学制度体系完善和团学治理效能提升,切切实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大团员青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广泛传播到社会中去。
一是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认真学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时“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讨书”的学习精神,依托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持续深入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通过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真正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北大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是创设思政实践必修课。落实总书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要求,创新组织建设了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必修课,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模块和实践环节,实现思政教学“情境化”、社会实践“课程化”,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互动、互融、互补、互促,引导北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深化“爱乐传习”项目。落实总书记“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的要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群众性的团队艺术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爱乐传习”项目,开展“五四青春诗会”和“清明雅集”“端午雅集”“中秋雅集”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北大青年在文化艺术中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完善团学评优体系。落实总书记“注意总结典型,及时起示范推动作用”的要求,优化共青团评奖评优机制,设立以集体贡献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北大共青团最高荣誉“高君宇奖”,完善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优秀基层团委书记、学术十佳标兵等分层次、多角度、系统化的团学评优体系,营造“群星璀璨,人人出彩”的成长氛围,引导北大青年在向榜样学习的过程中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总书记勉励我们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九)
2014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观摩课堂教学,主持召开座谈会,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并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
采访对象:于小雷,男,1987年5月生,山东莱阳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任雅才,女,1987年4月生,河南漯河人,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辅导员,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古丽加汗·艾买提,女,1991年11月生,新疆乌鲁木齐人,维吾尔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1级本科生,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三中学教师。潘聿航,男,1994年1月生,湖北监利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2011级本科生,时任校学生会主席,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部博士生。
采访组:石新明 牛奕苏 王思鉴 郝天艺 许鑫凤
采访日期:2018年8月8日
采访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会议室
采访组:于小雷老师,您好!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请回忆一下当天的情景。
于小雷:2014年9月9日,是第30个教师节的前一天,习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们共同庆祝这个而立之年的节日。
上午9点20分,习总书记来到北师大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教师之歌”“教师培养”“教师风采”“弘文励教”……习总书记在一块块展板前驻足停留,仔细观看教师节设立30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各个时期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了解教育部门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开放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更加关心教育、关心教师,要重视和支持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
习总书记随后来到心理学院,走进“团队行为”“学习困难评估”“学习能力提升”等实验室,仔细观看科学仪器上显示的参试者脑电波等图像和数据,了解心理学科发展以及在灾后心理重建、航天员选拔、南极科考等领域转化运用心理学的情况。
习总书记在教九楼的展板前听取了“国培计划”总体情况的汇报后,来到教室观摩课堂教学,并同师生进行亲切交流。习总书记强调,“国培计划”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发展为宗旨,为中西部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的专业发展平台,为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所以尤其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持力度。他希望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老师们,借助“国培计划”搭建的学习平台,把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带回去,为推进当地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再立新功。
11点多,习总书记来到英东学术会堂,在这里亲切会见了在北师大任教的院士、资深教授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随后,习总书记在英东学术会堂与师生代表进行座谈。
采访组:任雅才老师,您好!听说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英东学术会堂亲自主持的座谈会并发言,请介绍一下座谈会的情况。
任雅才:好的。习总书记步入英东学术会堂时,霎时间掌声雷动,他亲切地与大家一一握手。我向习总书记介绍自己是一名辅导员,他连说“好,好”。在与“最美教师”张丽莉握手时,习总书记亲切地询问了她的近况。总书记在绕场一周后才落座。
这个座谈会是习总书记亲自主持的,他讲述了当天在北师大的所见所闻,向老师们表达了节日祝贺。他说很荣幸跟大家一起在这里交流,并介绍了将要发言的四位师生代表。
首先发言的是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老师,她从整体上介绍了北师大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第二位发言的是方维海教授,他在发言中提到了“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习总书记一直在认真地听,并在后面的讲话中回应了方教授的这句话:“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我是第三个发言的,古丽加汗·艾买提同学是第四个发言的。之后,习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
采访组:能否简述一下当时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主要内容?
任雅才:我的发言题目是《做大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大概讲了5分钟,汇报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心灵陪伴心灵的事业”,强调辅导员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总结了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并用一些数据和实例展示了辅导员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成效。第二部分是“辅导员事业是一项用青春点燃青春的事业”,讲述了暑期带领学生去贫困山区支教的故事。第三部分是“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主要是介绍辅导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
在我发言的过程中,总书记始终微笑注视着我,边听边记。当我讲到带领学生去山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夜间虽然被蚊虫叮咬得浑身是包,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授课质量”时,习总书记会心地笑了。后来我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了解到,习总书记当年在延川插队时经历的第一关考验就是“跳蚤关”,他非常了解农村的生活情况。
我后来说:“在所有的荣誉中,有一项最特殊的奖励,就是学生颁给我的‘最佳大伙伴奖’。这个奖项的背后,是学生的信任与肯定,也是辅导员最珍视的荣誉。”讲到这里,总书记再次会心地笑了。
很多人都会问我,这么大的场面会不会紧张?奇怪的是,我之前竞选校研究生会主席时,即使准备得非常充分,还是会很紧张。但是那一天,我一点儿都不紧张,因为总书记实在是太和蔼可亲啦。
采访组:古丽加汗·艾买提老师,您好!听说您当时作为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并给习近平总书记送了一顶花帽,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古丽加汗·艾买提:2014年9月9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很荣幸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向习总书记汇报了我志愿扎根边疆、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当时习总书记就坐在我的对面,我发言时,他一直面带微笑看着我,我心里可温暖了。
习总书记亲切地询问了我的学习情况,还夸我普通话讲得好,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座谈会结束时,我给总书记送上了一顶维吾尔族花帽。
后来有不少人问我,为什么要给习总书记赠送一顶帽子呢?
因为花帽在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中是用来送给尊贵客人的礼物。那顶蓝色花帽之前一直挂在我宿舍床头的挂钩上,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大学生活。它是舅舅送给我的礼物,以此鼓励我在远离家乡期间勇敢追梦。它是思乡的良药,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习大大是我心目中最敬仰的人,于是我跑上前去给总书记送上花帽,总书记说“很好”,我此生难忘。
采访组:能否简述一下当时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主要内容?
古丽加汗·艾买提:我主要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
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我坐了40多个小时的硬座,在路途上就一直很期待未来,因为我将要去中国最好的师范院校求学。
我在上大学之前都处在民语系统的教育中,从没接触过古文和英语。第一次上课讲《诗经》,我完全不知所云。我有时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会,累得不行了就会哭,但也不敢给妈妈打电话。为了提升自己,我坚持每天晨读,从古文最基本的文字音韵学起。就这样,我从刚入学时只能磕磕巴巴地用普通话读那些“天书”,发展到现在可以流利地浏览、背诵不少古文。
北师大的课堂不断地提升着我成为一名老师的必备素养。大二下学期,学校开设了“技能实训”课,要求每名同学在讲台上讲一段15分钟的高中历史。轮到我上去的时候,紧张到手都不知道该放哪儿,感觉非常糟糕,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老师了。我的应对措施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我每个星期都会主动去找助教指导,备课、写教案、做PPT,跑到公共水房,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水房的大镜子大声开讲。同学们看到我在水房声情并茂地讲课,刚开始还觉得有些奇怪,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还有同学过来跟我探讨讲课心得。
大三结束时,老师对我的评价是:“你很优秀,当老师,没问题!”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表了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主题的重要讲话,请雅才老师为我们简要回忆一下。
任雅才:师生代表发言结束后,习总书记说:“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好,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随后,总书记从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个方面,对全国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的讲话令我终生难忘。习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与我在发言中提到的“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心灵陪伴心灵、用青春点燃青春、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不谋而合,让我备受鼓舞。
习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句话与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相得益彰,启发广大教师不仅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从一个人到一所学校再站到一个民族的高度,总书记精炼概括了好老师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深知重任在肩。总书记进而讲道,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关于好老师的定位,习总书记讲道:“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在讲话过程中,总书记的语气语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体现了他的态度,体现了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在讲到“现在,很多地方做老师还比较清苦,特别是农村基层小学老师很辛苦,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有些家庭负担较重的老师生活还比较困难”时,总书记的语气中充满了对老师的关切,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
在讲到“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时,总书记的语气严肃坚定,体现了对害群之马的痛恨。
在讲到“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时,总书记的语气中充满期望,令教师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总书记讲话结束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大家沉浸在总书记的讲述中久久不愿离场。总书记笑了笑,说:“散会了!”大家被这句话逗乐了,才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场。
采访组:古丽加汗·艾买提老师,您毕业后回到新疆当了一名中学教师,请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
古丽加汗·艾买提: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求,是我的实践准则,更是我的毕生追求,当老师越久体会也就越深。
每每遇到困惑时、心生倦怠时、自我满足时,我都会重读那天习总书记发表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总书记的讲话是常读常新的,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随着如今在真实教育场域的不断深耕,我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也愈加深入,特别是有“仁爱之心”这点,在南疆支教期间我的感受最深。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深信,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说“中西部强,则中国强”,让我备受鼓舞。在我选择去更艰苦的边陲重镇工作时,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有中西部的青少年强,中西部才能强,中国才能强。若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我们做老师的就得安心坚守岗位,把孩子们培养出来。
我深知师资力量薄弱、优秀人才稀缺是家乡教育的短板,新疆的繁荣发展、长治久安都离不开教育。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教师发展的政策,比如《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让我们一线老师很振奋,这些政策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一起投身西部教育事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采访组:潘聿航同学,您好!能否回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学校时的情景?
潘聿航:在英东学术会堂的座谈是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最后一站。习总书记从英东学术会堂走出来时,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一下子离我们很近,并和我们一一握手。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根本没有想到总书记会主动和我们握手。现场大约有1500多名师生,他都尽可能与大家握手交流,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习总书记根据现场的旗帜,留心观察同学们的院系、班级,与我们交流互动。一上午紧凑而充实的行程似乎并没有给总书记带来丝毫的倦意,走出会堂时,他大步流星。走近欢送人群,他立刻放慢脚步,认真地问,仔细地听。
同学们举着“习大大辛苦了”“我们爱您”等标语牌,反复欢呼着:“习大大我们爱您!”“首长好!”“总书记好!”表达着同学们对总书记的爱戴和内心的激动之情。
“习大大辛苦了”这一标语凝聚着北师大学子对习总书记最朴素的爱戴之情。它回应的不仅是我们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下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自豪,也回应着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与鼓励。
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切切实实地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而习总书记本人更是我们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人生的导师。
他每一次对青年的嘱托,都在我们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我们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激励着我们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