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9cc拉斯维加斯
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精神,系统实施《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教高〔2020〕314号)与《3499cc拉斯维加斯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师大党文〔2021〕55号),深入推进学院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结合河南省第二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要求,根据商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深化协同推进,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深化经管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系统研究经管类课程思政内在规律,重构经管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创新经管类专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总结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提升学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聚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发展定位准确,育人理念先进,工作规划清晰,任务职责明确,运行机制完备,建设具有鲜明经管特色、显著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力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理论研究上,中心坚持系统化思维,基于“课程群”协同思政视角,围绕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与实施策略等开展科研创新,形成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有效指导和有力支持学校、院系与教师科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高水平教研成果上,中心统筹高水平师资,立足专业特色和课程育人特点,以“课程群”协同思政为依托,坚持一体化推进的思路,合力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发表高质量教研论文,编写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建设经管类课程思政资源集成与宣传展示数字化平台,产出高水平课程思政教研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上,中心开展课程思政交流、观摩和培训活动,汇聚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合力,着力打造师德师风高尚、教学能力强、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创新能力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为推动学校学院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贡献智慧力量。
制度建设上,中心探索建立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质量评价和奖惩制度,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岗位聘用与职称评审之中,不断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建设经验推广上,中心总结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在制度建设、工作规划、任务推进、考核评价、督导反馈、人员培训、优质资源库建设、样板课程建设、优秀教材编写、教学名师与团队培育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将之推广到校内院系、新乡市高校、河南省内兄弟院校,提高师大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影响力与辐射带动力。
三、建设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研究中心立足于时代,科学谋划工作,稳妥推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课堂改革与教材建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动态性原则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持续创新的要求贯穿于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与示范推广等建设任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与各个要素之中,努力契合新时期民族复兴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梳理经管类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
(四)协同性原则
充分激发示范中心人员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经管类专业任课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密切合作,协同开展理论研究、教学研讨、实践教学与示范推广等,协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高水平教材编写、高质量课程思政案例编撰与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等工作,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四、重点任务
(一)提出清晰科学的建设规划
成立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正职兼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报告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事项、任务目标与工作进展。统筹全院教师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教学纳入学院整体教学管理,建立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人员培训、考核评价与督导整改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实施。
(二)构建科学的人员分工协作体系
示范中心建设目标清晰,人员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干,具有与职责相适应的教学科研水平与相应的专业背景。坚持系统联动原则,推进经管类专业任课教师加强协作,深化推进集体备课与集中教学研讨制度,切实推进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吸收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资深教授与教学骨干参与示范中心建设,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的格局。
(三)建立师德师风高尚的高水平教研队伍
注重教研队伍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科学设置课程思政培训内容,实施全员培训制度,开展全方位、多样化、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效果,增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立课程思政教研制度,组建由教学名师、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领导小组,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运用学校人才政策,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高水平师资运用模式,遴选师德师风高尚、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佳、领导协调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建立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四)推进高质量教学、课程与教材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落实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设计等,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依托学院经济学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与河南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精品课程体系,提升“金课”建设层次与建设质量;立足于教学实践与理论创新,推出一批高水平课程思政教研成果。依托学校师范教育特色,整合经管类专业、马克思主义等学科的高水平师资,编撰出版经济管理类课程思政案例集,打造具有师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品牌。
(五)建立高效的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机制
按照课程、教材与资源分类建设的原则,建立示范中心网络资源平台,为任课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专题讲座、示范案例与教学素材等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实用、便利的教学资源,提升共享平台的使用效率与辐射范围。以教学研讨、教学竞赛、教学成果推广与教研工作交流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促进经管类专业任课教师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践改革创新。
(六)打造具有显著师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
示范中心统筹经管类专业任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优秀师资,创新表现形式,建设优质课程思政样板课,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与抖音等主流社交媒体,发布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围绕重点,整合资源,争取为新乡本地高校、河南省内兄弟院校提供精品课程思政案例集与示范课。与省内其他兄弟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开展协作,沟通交流,互学互鉴,努力扩大本中心辐射带动范围,提高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七)形成具有鲜明师大风格的示范中心建设模式
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示范中心成长发展规律,围绕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教学团队构建、名师品牌培育、师资队伍培训、高水平成果产出、精品课程打造、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等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开展改革创新与协同建设。通过建设实践和提升优化,凝练出具有示范价值、可推广、具有鲜明师大风格的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模式。
五、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正职兼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学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资深教授代表、教学骨干与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等作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向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报告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工作进展,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
深入调研与科学研究,发布实施经济管理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纲要,制定院级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督导考核、评价奖惩与整改提升等相关规定,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制度化建设。
(三)加大经费支持
以项目建设形式,争取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改项目等领域的经费支持,争取学校课程思政专项建设经费补助,统筹学院经费使用,确保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对外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有充裕的经费支持。
(四)加强建设评价
为提高建设质量,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增强示范中心建设的辐射力与影响力,对示范中心建设状况实施年度评价。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依照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与任务要求,提出导向性、约束性与基础性建设清单,按照自评与专家评价相衔接的原则,开展示范中心建设成效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
(五)强化人员激励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建立精神激励、物质奖励与个人事业发展渠道拓展等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人员激励机制。在同等条件下,对在示范中心建设中有突出实绩、表现优异的人员优先推荐评优奖励、交流培训、职称评审、教研项目申报与个人发展项目申报,营造力争上游、争做表率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六)加强督查检查
按照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与任务清单,建立自查、学校督查与专家诊断相结合的督查检查机制。示范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依据督查检查提出的意见、建议与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整改计划,加以贯彻实施,不断增强示范中心建设的内生动力,形成迭代更新、不断完善、日益成熟的示范中心建设体系。